建言资政显担当 同心聚力谋发展

——州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解读

发布时间:2024-01-11 10:20 来源:恩施日报 作者:刘怡 编辑:郑晓涵

回顾2023

1、突出政治建设,政治立场更加坚定

理论武装入脑入心

● 深化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构建党内党外联动学、结合履职融通学、集中教育一体学的学习体系,扩大理论武装覆盖面。

● 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 坚持“四下基层”,带头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形成调研报告9篇。

党建业务双融双促

● 出台《“党徽闪耀·院坝协商”试点建设方案》,选取咸丰县忠堡镇高笋塘村为试点,以党建引领协商共治、共同缔造。

● 加强功能型党支部建设,落实党员委员组织关系双重管理制度。

● 在委员工作室选派政治指导员,持续深化“两个全覆盖”。

思想引领有形有效

● 精心举办全州政协系统“学思践悟二十大,展现政协新作为”主题演讲比赛。

● 开展“委员话变化”特色实践。

● 召开州政协成立40周年座谈会。

2、强化协商主业,服务大局更加有为

紧扣生态文明建设务实议政

● 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开展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和全州港口与船舶污染防治专题调研。

● 承办“宜荆荆恩”四地政协主席联席会议,聚焦“流域统筹发展与综合治理”协商建言,达成《恩施共识》。

● 持续跟踪“厚植生态底色,建设五彩恩施”全会建议案办理情况。

紧扣产业高质量发展出谋划策

● 瞄准马铃薯育种产业化等重点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深入调研、精准协商,推动出台《恩施州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行动方案(2023—2027年)》。

● 开展“推进恩施玉露产业示范带建设”专题协商,推进恩施市黄连溪至宣恩县庆阳坝恩施玉露走廊标准化建设。

● 借助省政协平台,呼吁将恩施打造成“全省三茶统筹发展先行区”。

● 做强生态旅游康养产业、建设全国硒产业高地等方面的建议,得到有效转化。

紧扣提升城市能级搭台协商

● 开展“州城景城一体化建设”议政协商。搭建线上线下协商平台,收集到各类意见、建议共计200余条,形成参阅件、社情民意信息12篇,“启动施州古城更新改造”“对五峰山核心区实施抢救性管控和整体开发”等建议,进入决策视野。

● 向州委、州政府报送《关于推进州城景城一体化建设的建议案》。

● 提出“加强城市‘口袋公园’建设”“优化城区交通组织”、出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规定》等建议。

紧扣文化事业发展集智出力

● 不断深化“委员读书”活动,围绕人文VS科技、艺术赏析、健康等主题开展3期文化大讲堂。

● 开展“书香润德·悦读伴行”读书分享会。

● 开展武陵山区(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监督性视察。

● 结集出版鄂西文史资料2辑,收录文章36篇近30万字。

紧扣增进民生福祉建言资政

● 召开“加快推进全州社区养老事业发展”专题协商会,推进适老化改造、创新“物业+养老”“医疗+康养”模式等共识,助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 为恩施市民政福利中心捐赠图书,用心用情关爱“夕阳红”。

● 聚焦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课后延时服务规范化运行、新建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校园食品安全等热点问题建言献策。

● 围绕推进“323”攻坚行动、规范医疗废弃物处置等方面,组织大会发言、开展视察监督、进行专题协商。

3、践行民主真谛,协商民主更加活跃

平台更亲民

● 围绕“三个全覆盖”,建成130个委员工作室,打通委员履职“最后一公里”。

● 出台《擦亮“院坝协商”品牌,推进“一线协商·共同缔造”行动的工作方案》。

● 围绕“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推动城市适老化社区、适老化住房建设和改造”等共性议题,联合调研、联动协商、联办落实,引导各级政协聚焦“小切口”,开展“院坝协商·共同缔造”活动160余场次,一批“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

程序更规范

● 加强“三化”功能性建设,推进制度体系集成创新、成熟定型。

● 建立覆盖政协党的建设、履职工作、组织管理、内部运行等方面的配套机制,用制度促规范,靠制度管长远。

● 建立健全对口协商、界别协商、专题协商座谈会实施办法等7项制度性文件,构建全链条、全过程、全覆盖协商闭环。

参与更广泛

● 采取小分队调研、“码上协商”等创新性举措,推动调查研究与协商议政精准对接、一体落实。

● 形成综合性建言材料28份、单项建言材料104份。

● 《打造高品质城市环境,支撑州城高质量发展》等4篇调研报告,入选恩施州社会科学成果奖。

● 邀请县市政协列席重要会议、联合调研、联合视察,商请基层代表参与座谈调研、协商建言,扩大公众有序政治参与。

4、发挥统战功能,凝心聚力更加广泛

坚守合作初心巩固大格局

● 加强政协党组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经常性联系,落实政协党组成员分工联系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制度。

● 优先安排党派团体参加政协重要会议、重要活动。

● 促成农工党恩施州委员会与北京佑安医院达成“同心助医·佑恩健康”五年公益行动合作意向,支持九三学社成功承办九三学社湖北省委走进恩施系列活动。

● 举办全州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引导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亲身参与中感悟全过程人民民主。

● 州各民主党派、州政协各参加单位提交集体提案55件、社情民意信息53篇、大会发言材料12篇。

固守政治圆心凝聚大共识

● 组织委员参加全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活动,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委员读书群。

● 开展“走进三家台蒙古族村,喜迎建州40年”视察调研界别活动。

● 组织民族宗教界委员,视察宗教活动场所贯彻落实宗教法规情况,助力提升依法治教水平。

广泛凝聚人心营造大气场

● 主动参加各类会议和活动,向省政协报送提案、社情民意信息、大会发言41件。

● 协同省政协完成“推进品牌强省建设”“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等21个课题。

● 争取杭州市支持,启动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丛书编撰工作。

● 在人民网、新华网、人民政协报、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和“学习强国”等平台发布原创稿件138篇。

5、狠抓自身建设,政协形象更加鲜亮

深化常规工作

● 坚持提案质量、办理质量、服务质量同步发力,对并案提案、闭会期间提案、领导领办督办重点提案作出制度性、程序性安排。

● 拓展民意表达渠道,编发推送调研成果信息、协商共识信息、社情民意信息74篇次。

● 指导县市政协做实调查研究,做精协商主业,集结系统力量,共同破解“两个薄弱”问题。

释放委员活力

● 出台加强州政协常务委员会自身建设的实施意见,落实常委“双重述职”制度。

● 构建“专委会+界别+委员工作室”履职链,引导委员围绕“双创”、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完成“五个一”(参与一次调研、提出一条建议、撰写一篇信息、兴办一件实事、提交一份履职记录)履职活动。

● 参加各类学习培训、重点协商活动的委员共计1600多人次。

提升服务效能

● 强化工作事项、节奏、标准、力量“四个统筹”,切实发挥机关“参谋部”“协调部”“保障部”的重要作用。

● 机关办文办会办事等经常性工作标准统一、流程合一、始终如一,以规范促高效、提质量、上水平。

● 开展机关党组与派驻纪检监察组定期专题会商。

展望2024

1、坚持党建引领,以更高站位把准政治方向

● 巩固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

● 发挥重要阵地、重要渠道、重要平台作用。

● 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 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

● 持续推进“党徽闪耀·院坝协商”品牌建设。

● 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和思想政治引领。

2、坚持服务中心,以更高要求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 深入调查研究、广泛议政建言、强化民主监督。

● 选取马铃薯育种产业化、硒蛋白产业化等课题,开展民主监督、协商建言。

● 围绕“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助推大旅游高质量发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召开议政性常委会会议。

● 持续做好彩色森林建设专项民主监督。

● 开展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科学素质专题协商。

3、坚持人民至上,以更高质量联系服务界别群众

● 倾听基层呼声,回应群众期盼。

● 推动惠民政策落实、民生工程落地。

● 完善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制度机制。

● 发挥委员专业优势,尽心尽力为群众办事。

4、坚持团结奋斗,以更高水平汇聚共识力量

● 落实凝聚共识工作制度。

● 持续深化与党派团体的团结合作。

● 开展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专题协商。

● 完善“协商在一线·院坝协商”议事规则。

● 出版“一红一绿”专辑文史资料,完成“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历史丛书”组稿工作。

5、坚持守正创新,以更高标准抓好自身建设

● 深化经常性工作,做好创新性工作。

● 谋划培育“同心圆”品牌。

● 加强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

● 改进委员工作服务管理。

● 深化“书香政协”建设,精心组织“文化大讲堂”和委员读书活动。

● 加强对县市政协的指导联系。

(全媒体记者 刘怡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