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秦卫飞
“土家族服饰以俭朴实用为原则,喜宽松,结构简单,衣短裤短、袖口和裤管肥大……”聊起土家服饰的特点,州政协委员陈红平侃侃而谈。
现任湖北龙船调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的陈红平,曾学习服装高级制版和设计,经过几年打拼和经验积累,于2009年创办湖北龙船调服饰有限公司。公司集设计、开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主要进行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以及专业化校服、工作装的生产和加工,年产值最高达3600万元。
作为政协委员,陈红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2023年,陈红平积极参与利川市政协活动,牵头开展走景区、访民宿走访调研,了解利川旅游商品的发展现状和销售情况,通过开发旅游商品有效促进地区旅游经济增长,助力文化产业发展;参加利川市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协商议政会,通过对中草药基地调研、中草药合作社和中草药公司座谈,全面了解利川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趋势,就开发中药材类中药养生枕、药材香包等旅游商品提供参考。
土家刺绣是陈红平研究的重要内容,她认为土家刺绣的特色在于比苏绣、蜀绣等大流派的针法简单,颜色鲜艳,更具少数民族特色的观赏性及喻指性,是中国刺绣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让传统工艺产品换新颜,陈红平在2019年成立传统工艺创新工作室,邀请民间艺人和专业领域的优秀人才,一起研究、一同探索,让土家刺绣在继承与创新中实现发展,制作出以生肖、花鸟为主题的刺绣工艺品,兼顾实用性和美观性,真正做到把传统文化日常化、生活化。
2020年,陈红平创办利川市龙船调传统工艺培训学校,招收农村妇女为学员,共培养近千名学员。学成后,部分学员留在陈红平的公司工作,部分学员自由创业,还有部分学员则由公司提供订单、材料,并派师傅指导,公司统一回收产品,让他们不愁销路,制作无忧。
现在,陈红平的公司以数字化、现代化模式“1+2+N+D”(1个数字化制作基地+2个创新工作室+N个就业创业人员+D数字化技术支持)生产产品,通过非遗传承培训推动产品创新;借助电商、展销形式将产品销往全国,打造创新工场和创客空间,带动乡村旅游发展,实现高质量就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作出突出贡献。
在传承发扬非遗技艺的同时,陈红平不忘反哺社会。10多年来,她先后为困难学生捐赠爱心校服、爱心棉被、爱心棉衣,疫情期间向利川市红十字会捐款3万多元。陈红平先后获“十佳创业人才”“巾帼创业致富能手”“恩施州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湖北省百名优秀创业女性人才”等荣誉。